欢迎光临,本公司主要系列:单膛双膛石灰窑、中心烧嘴石灰窑、套筒石灰窑、球团竖炉、二氧化碳回收等。
手机网站 | 联系我们:0315-7770328 | 加入收藏
  • 技术文章

    行业借鉴|全国首个新建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出台

    2022-07-30 10:22:11  来源:石灰窑生态圈

    行业借鉴|全国首个新建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出台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编者导语

    “两高一资”(高耗能、高污染、资源性)的*早认定,体现在2005年编制并在次年通过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》中。《纲要》明确提出:“控制高耗能、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……促进国内产业升级。”此后,在产业经济、商品贸易和环境保护等领域,开始将“高耗能、高污染和资源性”称为“两高一资”,将具有这3种特点的行业称为“两高一资”行业,生产过程中具有这3种特点的产品称为“两高一资”产品。 

    在2021年度生态环境部正式下发的《关于加强高耗能、高排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》中提出:将从加强源头引领、严格环评审批、强化监管等方面推进高耗能、高排放行业有序发展、减污降碳。要严把新建、改建、扩建高耗能、高排放项目的环境准入关,在“两高”项目环评中率先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试点。“两高”项目暂按煤电、石化、化工、钢铁、有色金属冶炼、建材等六个行业类别统计,后续对“两高”范围国家如有明确规定的,从其规定。很显然,建材行业里的水泥、石灰、平板玻璃、建筑陶瓷、沥青防水材料等基本都在“两高”名单之内。

    “十四五”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,也是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的关键期、窗口期,由此可见,中央对遏制“两高”项目态度坚决、要求明确。“两高”风暴下,全国各地相继收紧“两高”项目。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之下,全国的石灰行业都将迎来深刻的变革。虽然产能可以保持稳定,但对于个体企业来说,要把“节能减排”、环保提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的地位。除了执行各地越来越严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各项标准之外,趁着行业效益、企业效益还不错的时候,还需要不断深挖潜力,降低单位产品能耗。深度研究和应用碳减排、碳利用技术,天然气、生物质气等新能源的应用以及余热利用、余热发电、二氧化碳发电等深度降耗减碳项目也要继续安排上,而且碳排放权交易、碳汇等新业务也要提前熟悉。如此,才能在未来的变革中,立于不败之地。

    近日,山东省生态环境厅、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《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(试行)》,从“两高”行业源头控制入手严把新上项目的碳排放关。根据《办法》,16个“两高”行业的上游初加工、高耗能高排放环节新建投资项目纳入管理范围,拟建项目新增碳排放量需由其他途径落实替代源。替代源的碳排放量按行业确定1.21.5的替代比例,确保“两高”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。据悉,山东省是全国首个出台“两高”行业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的省份。

    以下信息资料来源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:

     

    核算替代量时,替代量为建设项目碳排放量乘以行业系数。水泥行业系数为1.5,也就是说,水泥企业拟建项目新增多少碳排放量,就要通过替代源减少1.5倍的碳排放量。具体核算方法如下:

     

    根据《办法》,拟建项目新增碳排放量需由其他途径落实替代源,减少碳排放量。替代源主要包括:

    1、企业关停、转产减少的碳排放量;

    2、淘汰落后产能、压减过剩产能减少的碳排放量;

    3、拟建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可再生能源、清洁电力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的碳排放量;

    4、通过其他途径减少的碳排放量。

    替代源原则上为“两高”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21年1月1日后形成的碳排放削减量。替代源在公示公告的“两高”行业清单且数据可监测、可统计、可复核、可验证的,可不限于规上企业。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形成的碳排放削减量。

          山东省明确要求严格落实产能、煤耗、能耗、碳排放、污染物排放等“五个减量替代”,其中,产能、煤耗、能耗、污染物排放等管理办法相对成熟,此次《替代办法》的出台,填补了没有碳排放减量替代的政策空白,使“五个减量替代”的政策拼图更为完整。将碳排放控制从末端移到前端,在“两高”项目建设的环评入口就明确了减量替代的比例,并落实削减量替代来源,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          山东是全国首个出台“两高”行业碳排放减量替代的省份,《替代办法》在推动能源“双控”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转变、通过碳排放量的减量替代倒逼“两高”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提供了山东实践。

           抓住了“两高”项目,就是抓住了碳排放的“牛鼻子”。《替代办法》的出台确保“两高”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,进一步加快倒逼产业结构调整、能源结构转型升级,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     


    以上信息资料来源:山东省生态环境厅、大众日报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    留言
    刘久盛
    谷瀑服务条款》《隐私政策